信息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事迹宣传(刘国)

来源:信息技术学院  作者:卢彪 最后更新:2025年05月29日  访问量:234

姓名:刘  国

二级学院:信息技术学院

就读专业:物联网工程

毕业届别:2023届

班主任:贺雪莉

工作单位(全称):晴隆县长流乡人民政府

人生座右铭: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

我是刘国,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2023届的一名普通毕业生。回望从专科起点到基层岗位的这一段旅程,内心充满感激与坚定。我的故事,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,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行。

一、学业之路:跨越平台,夯实基础

2018年,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,进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习。在轻工职院的三年,是我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启蒙期。然而,我深知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个人长远发展的重要性。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在召唤着我。2021年,经过刻苦备考,我成功通过专升本考试,进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,就读物联网工程专业。从物流管理到物联网工程,这是一个不小的跨越。面对全新的计算机、网络、传感技术等课程,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基础相对薄弱。我坦然接受这个现实,没有好高骛远,而是选择了最“笨”也是最有效的方法:勤能补拙。

二、角色转变:从校园到乡土,在服务中扎根

2023年夏天,我告别了熟悉的校园生活,站在了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。面对诸多选择,我内心深处有一个清晰的声音:到基层去,到最需要的地方去,用所学所能服务家乡的人民。怀着这份朴素的初心,我参加了公务员考试,并幸运地成功考取了。

我的工作主要分配在党政办公室和民政办公室。这两个岗位,一个是乡镇运行的“中枢神经”,一个是服务民生、兜底保障的“前沿阵地”,任务繁重,责任重大。我认真学习综合协调服务、文字材料撰写、文件档案管理、紧急信息报送、最低生活保障政策、临时救助政策等各项业务知识,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,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履职能力。

在党政办公室:当好“螺丝钉”与“传声筒”

党政办的工作千头万绪,文件流转、会务组织、信息报送、上传下达、综合协调……每一项工作都要求严谨细致、高效准确。我深知办公室工作无小事,一个通知的疏漏、一份文件的延误,都可能影响全局。我迅速调整状态,以“归零”的心态投入工作。我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热情、耐心、周到的服务态度。无论是接待来访群众,还是协调部门工作,都努力做到积极主动、沟通顺畅。近两年时间里,撰写各类材料百余篇,参与组织各类会议百余场,逐渐从一名“新手”成长为办公室工作的“多面手”。

在民政办公室:情系民生冷暖,筑牢保障底线

如果说党政办是“中枢”,民政办的工作则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冷暖安危。低保核查、特困供养、临时救助、残疾人补贴、高龄津贴、困境儿童保障……每一项政策的落地,都承载着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。我始终贯彻落实“以民为本,为民解困,为民服务”的宗旨,秉承“一线工作,马上就办,精品意识”的工作理念,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民生需求,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、基层社会治理、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,接待、走访、慰问群众500余次,以更务实的作风,推动全乡民政事业发展。

三、感悟与成长:平凡岗位上的价值

工作近两年,基层的历练让我褪去了学生的青涩,增添了一份沉稳与担当。我深切体会到:

1.“专升本”的经历是宝贵财富:它教会我“起点不是终点”,只要肯努力,就能不断向上攀登。

2.基层是成长的沃土:这里没有轰轰烈烈,更多的是琐碎与平凡。但正是这些琐碎的工作,连接着千家万户,维系着一方安宁。在解决群众一个个“急难愁盼”问题的过程中,我收获了最真实的成就感,也深刻理解了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深刻内涵。

3.学习永无止境:基层工作涉及面广,政策性强。从乡村振兴战略到最新的民生保障政策,都需要持续学习、深入理解。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,向书本学、向文件学、向领导同事学、更向实践学、向群众学。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储备,提升政策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,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。

四、结语:初心如磐,砥砺前行

回顾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,再到如今扎根乡镇服务基层,这条路,我走得踏实而坚定。我感恩母校的培养,为我插上知识的翅膀;我感谢基层的舞台,让我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。我将继续怀揣着那份服务人民、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,立足本职岗位,不断学习,不断进步,用青春和汗水,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母校、无愧于内心的答卷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信息技术学院
2025-05-29